重大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推进成渝高校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共建共享

成渝高校成果转化

University  |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前言

  2021年9月底,在重庆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重庆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科院国科创新投资(成都)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建共享战略合作。

  根据签订的《成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建共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各方将以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为突破口,通过推动成果转移转化过程标准化、成果信息共享、成果转化渠道共建共用、科技创新资源协同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联合推广等,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重大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参与筹备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的共建共享机制,积极促成此次成渝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并率先将该协作机制应用于项目实践中:通过共同筛选、统一标准、深度辅导,遴选出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院所9项创新成果进行路演,共同邀请来自深创投、英诺天使、中科创星、川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川发展弘科基金、国科创新投资、复星创富、中信投资、上创新微、一盏资本、常见投资等10余家关注成果转化类早期项目的投资机构负责人出席活动。

  当前,重庆大学正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积极参与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在先进制造、智慧能源、城镇建设、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命健康、环境生态等领域,加强校地协同,推动更多先进成果落地及应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新闻拓展

  重庆大学发挥高水平、多学科优势,聚焦智能化发展,由重大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推荐的3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此次路演活动,其中既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高精尖技术,也有即将进行成果转化走向市场的应用型成果,涵盖了智慧城市、生物健康、高端装备等领域。

  1、高强度可降解形状记忆聚氨酯及形状记忆医疗器械项目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了高强度可降解形状记忆聚氨酯及形状记忆医疗器械项目,该材料因其高强度可降解形状记忆特性,将其用于加工椎间融合器和人工骨,创新性地利用其高力学性能和形状恢复性能实现椎体的快速有效融合或骨缺损的快速骨性修复,应用于形状记忆椎间融合器、形状记忆人工骨、形状记忆骨螺钉等骨科产品,且有望在微创/无创植入器材中广泛应用。

  2、远场非标记超分辨率显微镜项目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团队介绍了远场非标记超分辨率显微镜项目,项目通过自主设计的光学超振荡透镜来替代传统光学显微物镜,具有超高光学分辨率、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无需染色标记、直接对样品成像,实现非接触式观察、远场成像,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实用性,满足高水平成像同时极大地降低成本等4大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微生物学、冶金学等科研及工业领域。

  3、光纤多维智能感知技术产业化项目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团队介绍了光纤多维智能感知技术,包括高精度分布式温度传感、形状传感、分布式震动传感、多参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等数个系列产品,实现温度、应变、振动等参量的在线监测。项目产品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城市管廊、军事安防、冶金、大型建筑(隧道、桥梁、高层建筑、大型水坝)等领域,同时体积小、灵敏度高、易于成网以及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长距离大规模探测的要求。该团队可实现设计、安装、售后全过程服务,技术成熟度高,已在数个大型油气管道、冶金和安防项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