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国知局 科技部印发《通知》 组织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 切实提升高校专利质量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的通知》。
《通知》明确四项任务。
一是强化质量源头管理。加快完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技术转移机构的协同联动机制,建立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机制。
二是培育高价值专利。聚焦国家重大需要和产业需求,建立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专利布局计划,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
三是推动高效转化。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员岗位。
四是营造良好转化生态。进一步完善各二级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在二级单位绩效考核、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等的权重。
通知提到,深刻把握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质量和转化导向,把能否快速产业化服务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作为专利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以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为主线,加强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成果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和高效益转化贯通起来,推动高校知识产权工作从侧重管理向强化运营转变,坚决树立申请专利主要为了转化和产业化的鲜明政策导向,切实提升高校专利质量,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立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机制
“百校千项”行动在重点任务中明确,加快完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技术转移机构的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创新价值的及早发现和及时保护。由技术转移部门(或机构)会同科研管理部门等,建立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机制,围绕产业发展与技术竞争方向,科学评价科技成果可专利性和市场应用前景,有效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专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从源头上保护创新成果、提升专利质量。
建立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机制
聚焦国家重大需要和产业需求,加强有望迅速实现产业化并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高价值专利创造。建立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机制,重点在依托高校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省部级创新平台以及高校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专利导航等手段,在综合分析产业发展环境、研判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重大突破,挖掘能够有力支撑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形成的科技成果,制订实施专利布局计划,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员岗位
建立高校、发明人和技术转移机构等主体间责权利相统一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员岗位,为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综合考虑科技成果特点、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情况、经济社会影响等因素,分别采取许可、转让、作价投资等不同模式进行转化运用,鼓励普通许可,推进实施专利开放许可,探索先试用、后付费等方式,推动高价值专利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快速实现高效益转化,切实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撑。
有针对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在二级单位绩效考核、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等的权重
进一步完善各二级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置考核指标,有针对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在二级单位绩效考核、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等的权重,更好激发各二级单位和科研人员专利转化运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注重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需求牵引作用,强化与知名科创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深入合作,适时发布高价值专利和重点科技成果清单,积极组织项目路演等活动,为专利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造良好生态。
“百校千项”行动分两批进行,实施周期为2022年底—2024年。第一批次于2022年底启动,重点是发挥示范高校的带头作用,探索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参加高校为已认定的30家国家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示范高校、有意愿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有关高校应于2023年1月30日前上报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和2024年底上报实施成效和典型案例。
“百校千项”行动将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作用,推动专利申请前评估、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等制度扎实落地,强化专利导航等服务支撑效能,在高校重大科研计划实施和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挖掘一批有市场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布局形成一大批高价值专利,推动实现上千项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落地,并探索构建可推广、可复制的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新模式和新机制,带动提升全国高校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水平,有效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
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是重庆大学全资企业,成立于2018年2月,注册资本500万元,是西部地区首家由高校全资建立的专业从事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服务的公司。作为“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导航中心”四大平台的重要运行单位,为学校和政、企、事业单位提供从创新想法到技术商品化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代码50201),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专利局在重庆地区唯一指定的国防专利代理机构。2003年被认定并备案为首批34所国防专利代理机构之一,全国高校仅10家。2020年获得“重庆国防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并成为中国西部(重庆)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联盟常务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