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果转化经验谈②清华大学
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在2020年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清华大学以10.4亿元位列第一位,以专利的绝对数量和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来衡量,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这其中的奥秘何在?让我们一探究竟。
成果转化制度建设
为健全制度体系,形成校内科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清华大学先后出台了《清华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清华大学专利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近11项,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政策体系,全面覆盖科技成果登记、推广、商务谈判、校内审批、交易公示、合同签订、收益奖励等所有重要环节。
上述文件全面确立了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和流程,为推动学校成果转化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尤其是在处置收益的分配上,成果的完成人可以获得处置收益的70%,这极大地刺激了成果完成人的转化积极性。
此外,清华大学还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制度。对每项科技成果处置项目建立档案,编制项目进度表,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协助解决项目运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监督落实成果转化收益的支付履行等事宜。在单个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按年度编制科技成果转化统计表,汇总处置金额、知识产权数量、技术流向、回款金额、奖励金额等关键数据,为全面便捷地了解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提供数据基础。
成果转化管理机构
清华大学成立了由校领导、总会计师、科研院院长、技术转移院院长、经营资产管理委员会秘书长、资产管理处处长、校长办公室主任、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组成的学校知识产权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工作。
同时,清华大学对科技成果按普通和重大进行了分类管理。
面向普通科技成果,清华大学成立了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OTL)。OTL是学校知识产权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涵盖专利管理、技术转移、科技奖励、政策法务等工作内容,使知识产权管理从“成果管理和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和实现价值”。OTL起到了中介桥梁的作用,同时因内设机构身份享有充分权限,能够一头对接学校老师的成果与企业需求,一头管理专利成果处置与许可。
面向重大科技成果,基于推动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建立充分面向市场、多要素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成功率的目的,清华大学于2014年6月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旨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问题,集聚资源促进重大技术创新;通过市场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强化学校与工业界的互动,形成协同创新;通过规范管理与激励服务相结合,规避管理风险,形成创新创业文化。
成果转化流程及模式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流程主要包括:组织成果推广、确定技术受让方、开展尽职调查、拟订交易方案、提请学校审批、公示交易方案、出具处置决定、资产评估备案、签署许可转让入股协议、后期项目管理等环节。经过实践检验,上述流程中的校内部分运转效率较高。
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技术转移模式,一方面,满足投资方的具体诉求;另一方面,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正当权益。在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作价入股等基本交易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特点和投资方需求量身打造个性化的交易模式, 如“技术入股+转让”模式、专利使用权入股模式、技术许可换股权模式等。
成果转化现有成效
2016至2021年,清华大学国内专利申请21908项,国内专利授权15531项,海外专利申请3027项,海外专利授权2328项,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2227项。近年来,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清华大学的专利转化步伐明显加快,仅2021年就转化专利1415件。
在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体系日益健全,技术转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6至2021年,共转化科技成果679项,合同金额37亿元,衍生企业218家,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4057项,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学科和产业领域的一批重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实施,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清华大学利用和整合多种创新体系和要素,与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合作关系,80余个地区/市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校地合作研究院为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与地方企业的需求搭建了桥梁。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
责任编辑:翟艺潼
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是重庆大学全资企业,成立于2018年2月,注册资本500万元,是西部地区首家由高校全资建立的专业从事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服务的公司。作为“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导航中心”四大平台的重要运行单位,为学校和政、企、事业单位提供从创新想法到技术商品化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代码50201),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专利局在重庆地区唯一指定的国防专利代理机构。2003年被认定并备案为首批34所国防专利代理机构之一,全国高校仅10家。2020年获得“重庆国防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并成为中国西部(重庆)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联盟常务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