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三个加快”显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在北京举行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近年来通过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加快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和形成高标准的技术要素市场等“三个加快”,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比较显著。


吴朝晖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很重要,而它的重要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它是推动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缺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和金融就连不起来;第二,它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离开了成果转化,科技和经济很难连在一起;第三,它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十年来,科技部高度重视推动成果转化,围绕“一个主题”,即: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上,通过改革创新,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其束缚,释放其潜力。同时围绕“一个主线”,即:产学研深度融合。相继出台一系列举措和政策,持续系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三个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成果转化的水平和能力。随后,他对“三个加快”做了具体阐述。


第一,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方面。科技成果的转化政策很重要,这些政策现在主要聚焦在三个“权”的卡点上,即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科技部最近推进一系列改革,其中三项改革最为重要:一是科技成果转化赋权试点改革,就是说这个权赋给谁、怎么赋,很重要。二是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改革是个导向,评价科技成果不是用发论文,不是高高挂起,关键是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价值。三是职务科技成果管理试点,这个具有中国特色。我们大量的国立科研机构和国立大学的发明是职务发明,职务发明的改革是比较重大的改革。以这三项改革为核心,推动系列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现在看起来,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对去年和前年的一些数据进行测算,去年的数据表明,3000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完成了1500余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大家一除,每个单位近5000万元,也是不小的数据。这项数据表明,2022年的数据比2021年的增加了20%多。表明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加快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高水平成果转化,一是要提升企业端的成果吸纳能力和转化能力。如果它能力不行,那就转化不了。二是要继续打通依托企业或者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体系,使得成果转化更直接、更高效。通过去年技术市场的交易数据看,企业完成80%多的技术吸附,趋势较好。


第三,加快构建和形成高标准的技术要素市场。成果的转化必须纳入到市场交易。科技部联动相关部委,2022年推出建立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的专项规划,主要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现在看起来还有一些成果留在了单位,所以可以鼓励单位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在区域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入市。二是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形成更多、更大范围的市场交易,服务新发展格局。三是通过布局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区以及技术转移机构,并联通技术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等,使得高标准建设技术要素市场成为可能。


吴朝晖强调,下一阶段,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两项工作:一是要推进一系列成果转化政策落地产生效益,关键要支持与地方科技创新联动。二是要建设高水平国家级的技术转移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贡献。



内容来源:国务院新闻办网站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翟艺潼




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大学全资企业,成立于2018年,是西南地区首家由高校全资建立的专业从事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服务的公司。公司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方式运行,市场化运营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作为学校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的市场化运营主体,依托公司专业团队和重庆大学科技资源,为学校和政企事业单位提供覆盖国防及普通专利代理、专利信息情报研究、技术价值评估、专利挖掘布局与导航、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专利运营转化、产业研究、行业研究、投融资对接等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全产业链服务。